首页 >> 矶松

甘肃武威凉州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苦味扁桃【新闻】

文章来源:鑫盛农业网  |  2022-08-19

甘肃武威凉州: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春日的凉州大地,暖意融融,穿行在凉州区的贫困村,温室大棚内蔬菜绿意盎然,养殖圈舍里牛肥羊壮,帮扶工作队抓产业、搞培训、解难题,群众抓生产促增收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凉州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瞄准最贫困乡村、最困难群众、最迫切问题,大力推进“1 17 2”精准扶贫方案,确定着力重点,推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步伐。2015年,全区脱贫45个贫困村,减贫11426户42369人,其中稳定脱贫34424人,巩固提高脱贫7945人,为今年实现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育产业“改穷业”

走进古城镇五畦村红提葡萄种植基地,一座座日光温室犹如一座座聚宝盆,承载着贫困群众的致富希望,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李彦栋在基地建有2座棚,种植红提葡萄使他家实现了增收,走上了脱贫之路。“培育发展富民产业,让我们脱贫致富有了真正的‘靠山’。”李彦栋由衷地感慨道。

凉州区坚持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着力重点,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 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基础,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2015年,全区新建设施农牧业2.97万亩,累计达到40.48万亩,户均达到2.38亩,设施农牧业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新建特色林果基地20.6万亩,累计达到75.7万亩,实现人均1.04亩。其中,贫困户新建设施农业1.21万亩,户均2.46亩;新增特色林果2.75万亩,人均1.33亩。8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特色种养业全覆盖,打造培育了古城镇五畦村红提葡萄种植基地等一批贫困村精准扶贫产业富民示范点,贫困群众来自主体生产模式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抱团发展”,拓宽脱贫致富渠道,全区85个贫困村累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84个,实现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贫困户16702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20646户的80.9%。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行“支部 N 贫困户”党建扶贫模式,组建贫困村产业链党组织22个,培树古城镇五畦村、黄羊镇上庄村等一批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先进典型,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

移民搬迁“挪穷窝”

走进春日的凉州区邓马营湖荣华新村社区,一座座精致秀丽的住宅连片延伸,在阳光中透着温暖;已搬迁到此的移民们家家忙活着发展生产,生活其乐融融。移民们都说:“搬下来,让我们有了新的生活,更坚定了发家致富的信心。”

凉州区坚持把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重要举措,以高海拔区、水源涵养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为重点,调整优化村庄布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荣华现代绿洲生态移民·农业产业化基地、长城乡红水河东岸基地“两个移民基地”,黄羊河农场周边区域、九墩滩指挥部周边区域“两个移民区域”,做到能搬尽搬。同时,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5年,建成移民安置住宅1275套,搬迁移民1239户5878人,铺设农田管网97.42公里,更新机井16眼,铺设人饮管道55.26公里,建设养殖暖棚766座,种植甜高粱6200亩,搬迁安置了张义、新华、西营等乡镇高海拔区域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贫困群众1239户5878人。通过易地搬迁,移民出行条件好了,上学就医方便了,家家住上了靓丽新房,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的目标。

金融支撑“增动力”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可真是我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及时雨’,有了资金支持,就能按自己的想法放手干啦。”金塔乡湾子村村民梁虎告诉记者,他家去年在精准扶贫贷款的支持下,开始发展养殖业,现在已经建起了新棚,养殖了12只羊、6头牛,为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2015年,凉州区坚持把金融支持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支撑,使精准扶贫贷款成为扶持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的“金撬杆”,增强了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凉州区充分用好省市支持政策,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创新涉农贷款发放模式,建立起商业银行、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和贫困户互惠合作的融资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难题。争取到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农发行贷款13.34亿元、农发行重点建设基金3400万元。区财政筹资651万元设立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有贷款意愿的20300户贫困户争取到位5万元以内、3年以下、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专项贷款101341万元,使贫困户获得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比例达到98.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5%的53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市级精准扶贫补助资金,为2015年计划脱贫人口落实每人1000元的市级补助资金,联户干部与农户共同领取、监管使用,全部用于设施农牧业建设和定植进畜。积极实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项目,省市区财政投入资金2440万元,实现85个贫困村扶贫互助协会全覆盖。

夯实基础“换穷貌”

“随手一拧安装在家中的水笼头,清澈的自来水便流淌出来,真是又安全又方便。自从家里通上了自来水,用了20年的压井就成了家中的‘历史文物’。”九墩乡史家湖村村民史万福高兴地说。2015年,凉州区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史家湖村这样的贫困村,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建起了宽敞的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活动室等设施,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凉州区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把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着力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全区投入扶贫资金6405万元,从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房等焦点问题入手,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改变村容村貌,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贫困户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区建成红水河东岸移民点、邓马营湖移民点和西营镇饮水安全工程3项,完成饮水安全工程2617户11269人;提前完成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任务,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399公里,其中贫困村36个174.5公里,提前完成无项目支撑的14个贫困村通村道路81公里;贫困户年度计划危房改造如期实现,改造贫困户危房2063户;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成绩喜人,建成48个标准化卫生室;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融合,在下双镇、清源镇等7个贫困片区乡镇续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2个3736户,累计达到28个14141户。

太原痒点医院

贵阳荨麻疹医院

海口妄想症医院

石家庄特纳综合症医院

石家庄购物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