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洋杉科

静宁苹果如何扬品牌之长宝兴矮柳

文章来源:鑫盛农业网  |  2022-08-05

“静宁苹果”如何扬品牌之长?

面对苹果滞销困局——

“静宁苹果”如何扬品牌之长?

王雄雄本报记者吴晓燕鲁明

“大量收购‘静宁苹果’5万吨”的消息通过微信一发布,甘肃省静宁县鑫龙果品公司销售经理周晓仁的电话就被打爆了,短短一个上午,他连续接了当地果农近200个咨询、出售苹果的电话。自从去年11月份以来,在全国苹果销售不畅的大背景下,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静宁,苹果滞销,果农心急如焚。

近年来,苹果产业在给静宁果农带来丰厚收入、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同时,其单一产业结构所隐藏的忧患也逐渐暴露出来。静宁该如何才能突破困局,续写“静宁苹果”这个特色品牌的辉煌?

居安思危,及早谋划产业新格局

“变”则乘势而上、海阔天空,“守”则错失良机、前功尽弃。

事实上,早在2014年,静宁就意识到了苹果产业“辉煌下的危机”。这一年,“静宁苹果”产量达到60万吨,而且高价领跑全国,实现产值24亿元,苹果出口销售额600万美元以上,农民人均从果品中获得收益达3800元,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居安思危。也是在这一年,静宁县委、县政府开始着手调整“静宁苹果”的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提出“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绿色果品向有机果品、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的发展战略。

“‘静宁苹果’正处于过大关、迈大坎的关键阶段,‘变’则乘势而上、海阔天空,‘守’则错失良机、前功尽弃。”2015年,“静宁苹果”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产量达到65万吨,在当年底召开的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提出,“静宁苹果”要牢牢把握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潮流,积极应对供需变化新挑战,紧紧抓住市场竞争新机遇,加快推进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

一场针对苹果产业的综合改革在静宁悄然铺开。

今年2月22日,静宁县委、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一号文件”。王晓军说,“这个《意见》是静宁30年来谋一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认真总结,更是对未来苹果产业何去何从的深刻思考。”

根据该《意见》,今后,静宁苹果产业将着力提升质量、做强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加快推进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由低效产业培育向高效市场对接转变。

“到‘十三五’末,‘静宁苹果’产业将力争在生产管理、采后处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引领国内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王晓军信心满满地说。

科技驱动,擦亮“静宁苹果”金招牌

科技驱动是发展之要,品牌促动是产业发展之路。

“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科技驱动是静宁苹果产业发展之要,品牌促动是产业发展之路。”静宁县县长张兴荣介绍说,为了实现“静宁苹果”产业长足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县苹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育苗到修剪、销售的全产业链突破,早在2013年,静宁就率先在全省组建成立了“果树果品研究所”,并加强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常年合作。

静宁果树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建明告诉记者,目前,所内的母本圃已引进国内外品种40余个,主要有美国蜜脆、英伟、烟富3号、玉华早富、红将军等品种,并配置了红玛瑙、雪球等苹果专用授粉树,均为优质矮化无病毒大苗。目前,研究所已成功培育出3年生带分枝优质矮化苹果大苗15万株,2年生乔化苹果大苗23万株,有效保障了静宁苹果的转型升级和老果园更新改造对优质苗木的需求。

在实现育苗等薄弱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静宁林业局还加强了丰产园树形改良优化修剪、保肥节水、免耕覆盖、三级五类示范园创建以及高接换头授粉、行道树栽植海棠授粉的培训和推广力度,为生产出高品质的苹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记者采访发现,为了进一步提升“静宁苹果”的品牌含金量,科技的元素几乎渗透在“静宁苹果”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4月19日,由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提供的“全国地理标志产品防伪系统”在“静宁苹果”上正式启动运行。静宁县工商局局长鲍彦鹏介绍说,“以后,每一箱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正宗‘静宁苹果’,都将拥有可识别的‘身份证’,可有效杜绝假冒、以次充好的现象,更好保护‘静宁苹果’这个金字招牌。”

减“肥”增“质”,从源头确保高品质

苹果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空间,身处种植一线的果农作用至为关键。

曾发表过《苹果树蚧壳虫防治技术》和《苹果老化树高接换头技术》等文章的静宁县大庄村果农杨炯春,因热爱钻研苹果种植技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老教授”。在他看来,整个静宁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要落实到果农的生产实践中,就是要减“肥”增“质”:即落实国家化肥零增长的政策,改变以往滥施化肥的习惯,多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修复果园板结的土壤,延长果树结果期,提高苹果品质。

静宁县双岘乡甘峡村果农李志伟已经深刻感受到减“肥”增“质”带给自己实实在在的好处了。去年6月,他投资1500多元给自家的4亩多初挂果园布设了简易滴灌系统。在苹果的膨大期,李志伟抛弃了以往挖坑穴施的传统施肥方法,采用芭田长效灌溉肥,并利用滴灌系统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滴灌施肥。

“效果出奇得好!”李志伟说,滴灌施肥后,4亩多果园整个肥料的投资比2014年减少了2000元左右,生产出来的苹果品质却明显提升,“除了果个大、着色好之外,苹果的甜度明显增加了,而且直径85(毫米)个头的苹果单果重比同样级别但采用传统施肥的苹果重了近50克。”最终,他家的苹果每斤以5.7元的价格被四川客商收购。

静宁县林业局园艺站站长贾军平表示,静宁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其实才刚刚开始,苹果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空间,“比如、品种的改良、土壤的改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等等。”

探索新路,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

在转型升级中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电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全国大宗农产品整体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6张国家级名片的静宁苹果一样也面临着“躲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静宁苹果”若要打破这一困境,就必须“为山乡苹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利用互联网将家乡苹果远销到台湾和香港的第一人是大学生创业者李浩田。从返乡创业以来,他和伙伴们拍摄了一系列关于“静宁苹果”的原创视频和图片在新媒体上发布,有力地推介了家乡的苹果,拉动了线上的销售量。在他创设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铁杆粉丝,苹果只吃“静宁苹果”。截至目前,李浩田和他的创业团队已通过电商销售“静宁苹果”24吨多。

跟李浩田营销模式不同,作为静宁当地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德美集团已经在兰州、北京、成都等各大城市开设了5家静宁苹果专卖店,并同时启动网上销售,实现了静宁苹果的同城配送。

据了解,目前常津、陇原红、欣叶等静宁县的大型果品公司均已组建自己的电商部门,静宁苹果也已陆续走进了天猫、麦德龙、亿客隆、顺丰平台、易果生鲜、都市菜园等多家电商平台。

静宁县欣叶集团总经理裴小江认为,当前,“静宁苹果”产业要想在转型升级中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电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借助互联网开展苹果的电商销售之外,在静宁,一部分创业者还开始尝试构建属于“静宁苹果”的“互联网 ”科技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

李浩田介绍说,这个方案包括“静宁苹果”的标准种植手册、一套小型的滴灌系统、物联网、统一的灌溉肥和生物有机肥套餐,“种植手册会放到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果农订阅后就可以观看,并按照上面的规程操作;农化服务、天气预报、果园病虫害防治也会通过微信发布给农户,每一户社员苹果的种植情况都会有一个简单的数据录入,客观提供给消费者。”

李浩田说,他的创业团队正在跟北京的一家农业数据化公司进行对接,有了终端的销售渠道后,他们想尝试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的浪潮,打通苹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责任编辑:杜兰萍

成都辨别白癜风白斑有什么方法

南京哪家人流医院好

南宁产后胁痛医院

合肥哪里看胎记好的医院

武汉甲状腺疾病医院